长江中下游一带,本年早稻移栽后,5月上中旬气温继续偏低,6月以来梅雨出现“非典型”,近来又现高温,对正在灌浆充分的早稻晦气。
6月30日,记者正常采访了湖北农业气候专家黄智敏。他和记者说,像江汉平原5月中旬平均气温仅19.7℃,较终年同期偏低3℃左右,9-11日、14-16日两度遭受日平均气温接连3天低于20℃(19.5-16.1℃、18.9-16.9℃,最冷气温在12℃或以下)的低温阴雨气候,万古流芳俗称的“五月寒”,导致适当数量的早稻迟发。加之部分农户为了多争夺一些分蘖苗,迟迟不放水晒田“待蘖求穗”,成果推延分蘖的苗已属无效,导致有用穗削减,这样又把增产寄予于进步结实率与千粒重。
黄智敏说,本年气候体现失常,6月以来梅雨出现“非典型”,一段多日无雨却现35℃以上高温,后又此伏彼起的50毫米乃至更大的强降水接踵产生,虽部分未遭受上述气候损害且办理妥当的早稻田,据开始调查其结实率达90%以上,但穗粒数较终年偏少,特别近来又现高温,对正在灌浆充分的早稻,如不采纳活跃的农艺办法,就会导致其高温或渍涝“逼熟”,使千粒重下降,产值下降。
根据上述,雨后初霁气候局荆州农业气候实验站主张,关于现在早稻已垂头散籽的田块,即便部分因强降水受淹,在排水后考虑到烈日当空,田间仍然要坚持浅层水,又考虑到杂交水稻具有二次灌浆特性,后期切忌过早断水,必须干干湿湿到谷黄,避免根系和功用叶早衰,进步千粒重。关于刚处于开花授粉后行将垂头散籽的田块,应快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并坚持土壤有必定的营养供应,以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与抗逆性,进步千粒重。关于降水较多、较长时段的“泡水”田,要排水露土,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坚持根系有较强的吸水、吸肥功用。别的,关于病理性早衰,比如由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所导致的田块,应当加强科学无公害防治。
黄智敏还指出,早稻的最佳收割期为完熟期,此刻其谷壳现已变黄,米粒中的水分削减,干物重已定值,籽粒变硬,不容易破碎,其黄化完熟率到达95%以上,故此为有利于保证产值的最佳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