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水层也选用横贯路基整个宽度的方式,不设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进入排水层内的自在水,横向渗流,直接排泄到路基坡面外。
在一些特别地段,如接连长纵坡坡段、曲线超高过渡段和凹形竖曲线段等,排水层内渗流的自在水有或许被堵封或许渗流途径超越45~60m。在这些路段,应增设横向排水管以阻拦水流,缩短渗流长度。
二、排水层的透水性资料可以运用经水泥或沥青处治,或许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未处治碎石集料的透水性一般比水泥或沥青处治的要低,其渗透系数大致变化于60~l00m/d范围内。而水泥或沥青处治碎石集料的渗透系数则大致在1000~6000m/d范围内,其间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的透水性略高于水泥处治的碎石。未经水泥或沥青处治的碎石集料,在施工摊铺时易呈现离析,再碾压时不易压实安稳,而且易在施工机械行进下呈现推移变形,因此正常的状况下不主张选用作为排水底层。用作水泥面层的排水底层时,宜选用水泥处治开级配碎石集料,最大粒径可选取用25mm。而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排水层时,则宜选用沥青处治碎石集料,最大粒径宜为20mm。资料的透水性与集料的颗粒组成状况有关,孔隙率大的组成资料,其渗透系数也大,需经过透水实验确认。
三、纵向集水沟安置在路面横坡的下方。行车道路面选用双向坡路拱时,在路面两边都设纵向集水沟。集水沟内侧边际可设内行车道面层边际处,但有时为避免排水管被面层施工机械压裂,或许避免路肩铺面受集水沟沉降变形的影响,将集水沟向外侧移出60~90cm。路肩选用水泥混凝土铺面时,集水沟内侧边际可外移到路肩面层边际。
四、排水底层下有必要设置不透水垫层或反滤层,以避免外表水向下进入垫层,浸湿垫层和路基,一起避免垫层或路基土中的细粒进入排水底层而形成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