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习惯国家经济建造和国防建造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和决议将有关部委直属的部分施工部队整编为基本建造工程兵部队(即工改兵),并进行年度征兵,使其成为一支军事化、职业化的施工部队,以处理当地施工部队跨区域调集困难等问题。这支部队依照“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荣耀使命,一边保家卫国,一边背负起国家基本建造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项目施工使命,是中国人民的一个特别军种,是国家基本建造的一支生力军、突击队。
当年奋战在煤炭阵线座大中型煤矿,其间有新汶矿区的鄂庄煤矿和枣庄矿区的蒋庄煤矿,为国家的煤炭出产建造立下了永存勋绩。
1979年,组成于唐山抗震救灾期间、在开滦矿区为抗震救灾恢复出产立下丰功伟绩的基建工程兵第43支队,依据国务院、及煤炭部的指示,由河北省唐山市迁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驻防,首要承当滕南、莱芜、大屯(坐落微山湖西岸的江苏沛县)3个矿区5对矿井的基本建造施工使命。 鄂庄煤矿坐落莱芜城南1.5公里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工建造的规划产能45万吨的矿井,归于其时的莱芜矿务局统辖。1971年11月16日,鄂庄煤矿破土兴修,开始由莱芜矿务局出产建造工程处施工。
1978年7月,依据煤炭部的指示,该处改编为中国人民基建工程兵第433大队(团级单位),隶归于43支队领导,持续背负鄂庄矿井的建造使命。第433大队组成后,一手抓部队建造,一手抓安全出产,充沛的运用老工人的经历和义务兵的热心,声势浩大地展开传帮带活动,使部队的武士素质和施工水平敏捷提高。为保证鄂庄矿如期投产,43支队首长轮番坐镇指挥,屡次研讨施行工程的计划,进行三类工程排队,统筹安排,合理运用人力、物力。针对该团土建力气缺少的状况,支队把第421大队19中队调去声援,到1980年末霸占了关系到投产工期的主井井塔滑模工程。机电装置使命重,就会集优势军力打歼灭战。选用矿、土、安三类工程平衡穿插作业的施工方法,斗胆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地加快了施工进度。1981年11月,经山东省检验委员会检验评定,1981年12月30日移送出产。
1979年12月28日,坐落在滕南煤田的蒋庄煤矿正式开工建造。该矿规划产能150万吨,是国家煤炭开发重点建造工程。由曾在莱芜承建鄂庄煤矿的基建工程兵433团背负矿建工程和井下设备装置的大部分工程。基建工程兵421团背负土建工程和地上大部分设备装置使命。建井初期,面对无水无电无住宅等诸多困难,两个团指战员发扬不怕苦累的优良传统风格,边施工边建造,严厉依照上级布置完结各项基建使命。
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斗胆选用新材料。如井筒套壁运用液压滑模,井筒工作面预注浆,节省了时刻和出资;运用玻璃钢壁及部分玻璃钢梁,节省了钢材,处理了井筒防腐问题;选用工作面预注浆管理井下三灰水;在井下煤仓的施工中选用天井钻机钻眼的新方法,简化了施工程序,增强了安全保证;风井施工由吞没沉井法改为冻住凿井法,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从1979年12月开工到1988年9月,这支部队战胜资金缺少、电力缺少、水文地质条件杂乱、外部环境不宽松等种种困难,圆满完结了建井施工使命。1989年6月,蒋庄煤矿正式移送出产,成为枣庄矿务局的主干矿井。
1983年,国家实施大裁军。经上级批准,从1983年7月1日起,基建工程兵第43支队吊销,整建制转业,改编为煤炭部第三建造公司(兵改工),部属4个团改编为四个工程处。部队转业改编后,持续承建原承当的矿井建造使命。其间,榜首、第二工程处于1984年7月1日成建制划归大屯煤电公司领导。第三、第四工程处仍留在枣庄矿区,背负付村、田陈矿和袁堂井建造及柴里矿三扩工程项目施工使命。1985年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煤炭部第三建造公司和枣庄矿务局兼并,有3000多名基建工程兵转业武士融入了枣庄矿务局的职工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