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广阔的松嫩平原上,中铁十四局乾安土地归纳整治项目的稻田迎来丰盈时刻。跟着宣告:“亩产打破588公斤!对照当地同类项目水稻产值增产31.8%”,标志着该项目迎来了水稻大丰盈,经过改进,两年前这片白茫茫的盐碱地,现在已成为高产良田。
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身着我国铁建制服的工作人员趁着晴好气候,抢抓农时,选用机械化作业的方法收割水稻。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现在靠着高科技,不只把重度苏达盐碱地含盐量降下去了,还操控住了没有反弹,真实整治活了,稻穗还比上一年的长,谷粒还多,真是难以置信”。水字镇丽字村乡民王成指着面前收成的稻谷提到,脸上洋溢着浅笑。
粮食安满是“国之大者”,犁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国家需求,便是铁建任务,到祖国需求的当地去,是我国铁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中铁十四局深入知道大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在企业深化改革和途径展开方法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活跃拓荒新赛道,将现代农业作为战新工业要点方向,坚持管理和工业偏重,打造现代农业品牌,以实际行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中铁十四局打造的以现代农业工业为牵引的首个全域土地归纳整治(盐碱地改进)项目一期工程,坐落吉林省乾安县,触及五个村,总规模约500公顷,土壤归于重度苏打盐碱地。
“曩昔这儿满是白茫茫的盐碱,简直连草都不长。”当地乡民表明。该地块土壤pH值在9.3-10.3,土壤含盐量5.3-19.3g/kg,是最难霸占的盐碱地类型。
而今日,从高空俯视,这块从前的盐碱地,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内水田规整化一、成框连片,机耕路和水渠犬牙交错,农田生态系统显着进步。
项目自2023年4月开端改进盐碱地,经过系统化改进,土壤含盐量和pH值显着下降,有机质含量更是进步一倍;一起,该项目选用了耐盐碱性水稻东稻122种类,于2023年10月完成初次测产,亩产达565.9公斤,不只将本来“穷山恶水”变为沃野良田,更为当地新增犁地4500亩,项目完成了当年施行、当年改进、当年栽培、当年达产的重大打破。
一直以来,盐碱地归纳管理是全球性难题。中铁十四局紧记国之大者,发挥大型基础设施建造的优势,身兼粮食安全重担,向这片最难管理的中重度盐碱地发起了应战。
为探究更优的盐碱地土壤改进技能,中铁十四局联合我国科学院东北地舆与农业生态研讨所建立科技攻关团队,结合2023年土壤改进施行状况,总结优化了改进栽培计划,一起展开了合理灌排、水稻密植、侧深上肥、地力培肥等关键技能的实验与研讨,亩产打破588公斤,比上一年增产23公斤,为更大区域改进技能推广运用供给了学习和辅导根据。
今年以来,项目团队经过优化土壤改进计划,提早进行稻茬整理、土壤改进、田块旋耕和耙地打浆等工序,预留足够时刻进行排盐洗碱,添加排盐洗碱次数,均匀洗田次数相较于2023年添加1-2次,田块内pH值和含盐量较上一年同期进一步下降。
项目负责人李家亮说:“因为改进作用进步,稻苗返青时刻缩短了7天。一起,咱们加大了水稻栽培管护,避开恶劣气候插秧,单株水稻分蘖株数显着增多,水稻灌浆期及时喷施叶面肥,水稻灌浆状况杰出,瘪谷率清楚明了地下降。”
当时,项目团队正总结技能经历,仔细研讨盐碱地改进技能和工艺,构成可仿制形式。一起,他们还加速工业布局,将盐碱地归纳利用从改土、栽培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出售,深入研讨工业化展开,不断发掘进步盐碱地价值,助力更多盐碱地成为大粮仓,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端牢我国饭碗继续奉献央企力气。